起初,抄写到“天地玄黄”时,识海中那点烙印总会不自觉地悸动一下,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一颗小石子,虽不剧烈,却会荡起涟漪,需要他刻意凝神才能压下。
渐渐地,这种悸动越来越微弱。
三百遍后,当他再次写下“天”字时,心中已无波澜。这个字,在他眼中,真的只是一个承载着特定含义的符号,一个由笔画构成的图形。那曾经引动他道星共鸣的“天玄”道韵,仿佛被一层无形的、由千万次书写构筑的“膜”隔绝开来,静静地沉淀在识海深处,不再轻易扰动他的心神。
五百遍…七百遍…
他不再需要刻意去“凝神静气”,专注已成为一种本能。笔下的字迹,也从最初的工整,渐渐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味——并非书法大家的飘逸潇洒,而是一种如同大地般厚重、磐石般稳固的“意”。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力量,却又内敛深沉。
当第九百九十九遍抄写完成,他放下笔,静坐叩问。
心境澄澈如镜,映照己身:
此字何形?——了然于胸,形神兼备。
此句何意?——本源大道,浩瀚深邃。
我今日心境如何?——平静,无波,无澜。
可有一丝浮躁?——无。
可有一丝急于求成?——无。
对那“玄黄”烙印?——知其存在,如观远山,巍峨不动,心向往之,然无强求之念。
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涌上心头。他明白了苏教习的深意。这千遍抄写,磨去的不仅是浮躁,更是他与那“玄黄”力量之间因机缘巧合而产生的、不正常的“捷径”联系。他将其从一种近乎本能的、危险的躁动渴望,沉淀为一种深埋心底的、需要以深厚根基去浇灌的种子。此刻的他,才真正拥有了去“仰望”那“玄黄”大道的资格,而非不自量力地想要去“触碰”。
他铺开最后一张宣纸,蘸墨,落笔。
第一千遍。
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”
笔走龙蛇,沉稳依旧。墨迹在纸上晕开,字字清晰,力透纸背。但这一次,他心中再无丝毫涟漪,只有一片澄澈的平静,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无比坚定。
最后一笔落下,他长长地、无声地舒了一口气。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,又仿佛完成了一场至关重要的洗礼。
窗外,夕阳的余晖将最后一抹金红洒在静室的窗棂上。陆守拙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宣纸,看着上面密密麻麻、承载着他一个月心路历程的墨痕,眼中闪烁着温润而内敛的光芒。
千遍《千字文》,墨痕浸透纸背,也浸透了他的道心。心镜初明,根基始固。那扇通往“玄黄”大道的大门,并未关闭,只是被他亲手推开了一条缝隙,得以窥见其浩瀚,也更清晰地看到了门后那条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攀登的、漫长而坚实的阶梯。稷下学宫为他重铸道基的漫长旅程,在这墨香弥漫的静室中,终于打下了第一块、也是最关键的一块基石。
喜欢浩然血请大家收藏:(www.slkshuwu.com)浩然血思路客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