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又是半月时间过去。
如今的黑山,已然是到了最冷的时候,连日的大雪,已经将整个山林覆盖。
即便如此,秦家村的土木工程始终没有停下的意思,村子到处都是腾起的火堆,一方面可以消解地面和砌墙石灰上的风霜,同时工人们也能轮替休息烤火。
就在前两日的时候,秦家村的坞堡内部建筑主体建筑已经封顶,里面已经点起了火炉,白天窗户通风,估计再过上几日,便可以在里面添置家具住人了。
往年此时,无疑是秦家村乃至整个黑山县农民最难熬的鬼门关。
缺柴少粮,四面漏风的破屋难以抵御刺骨严寒,饥寒交迫之下,悄无声息地冻毙于风雪中的村民并非罕见。
但今年的光景,恍若隔世。
秦明自掏腰包,为村中每一户进行了基础的房屋修缮加固,虽不华丽,却足以抵挡大部分风雪侵袭。
更关键的是,村里前所未有的土木工程提供了大量工作——无论是本村人还是外村的雇工,只要有把力气,就有活干,有饭吃,有钱赚!
粮仓充实,柴火堆叠如山。
即便是村中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,也能靠着秦明设立的救济保障,吃饱穿暖,安然度日。
这在过去,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奇迹。
“秦大人好!”
“见过秦大人!”
看到秦明在村中巡视,所有人都会暂停手头的工作,满面恭敬地招呼一声。
秦家村本村的村民,秦明都给他们置办了一套皮袄和帽,哪怕是外村来的帮工,在干满一月后,只要表现得好,也能获得一件皮袄的奖励,这对他们来说,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。
所以现如今,不光是秦家村,包括那些外村的帮工,对秦明都是想到的尊敬,其威望,甚至超过了他们本村的里长。
“咣!咣!咣!!”
响亮急促的锣声伴随着粗犷的吆喝划破风雪:“开饭了!”
这声音如同天籁。
霎时间,工地上的喧嚣暂停,人们纷纷放下沉重的工具,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笑容和期待,顶着风雪,向村东头那一排冒着腾腾热气的土坯房汇聚而去。
土房前的空地上,景象更是热闹非凡。
十多位农妇正忙得团团转,她们合力将一口口盖着盖子的沉重铁锅从热气弥漫的伙房里抬出,稳稳放置在院子中央临时搭起的灶台上。
浓郁的饭菜香气瞬间弥漫开来,与冰冷的空气激烈交锋,勾起人腹中馋虫。
秦怀忠带着两名民壮团的壮汉,如铁塔般立在人群前方,大声维持着秩序:“排好队!都排好!谁敢插队,今天饿着!”
土房的墙壁上,醒目地挂着一块崭新的木牌,上面赫然写着:“秦家村生产大队食堂”。
每个过来吃饭的人都先从门口的木桶中取出两个碗一双筷子,在饭锅前打到一碗米一碗菜,然后喜滋滋进入温暖的土房中围坐在一起吃了起来。
里面炉火烧得正旺,温暖如春。
大家围坐在简陋的长条桌凳旁,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。
菜荤素各一样,给满满一碗,米不限量,但严禁浪费。
凡是发现有浪费的,扣发半月工钱。
但实际上,对于这些常年都处在穷苦饥饿的底层农民来说,浪费几乎是不存在的。
甚至每次吃完饭的饭碗,都会被舔舐得溜光水滑,不用洗都相当的光亮!
而在村子的另外一边,秦明正和他的民壮团核心成员围坐在一张方桌旁用餐。
房间中央的火炉烧得通红,温暖驱散了所有寒意。
相比村里的食堂,民壮团的伙食要丰盛很多。
饭桌上荤素各三样,今日的菜肴是:炖山鸡,烤兔肉,冬白菜炒腊肉,以及几样咸菜。
其实在冬天的时候,蔬菜比肉还要金贵,秦明也是让人挖了几个菜窖,提前进行的存储,这才使得冬日依旧有少量的蔬菜供应。
除了饭菜,每周秦明还会给民壮团的人供应白酒。
但只有秦明,曹豹等几个头目能随时享受美酒,其他人一周只有一斤白酒的供应,还要进行登记。
毕竟秦明的蒸馏酒一百两一坛,是村里资金的重要来源,所以秦明还是要留一些地。
“大哥,今天上午又有一人考核合格,编入咱们民壮团……”
曹豹和秦明对饮了一杯,放下酒杯后,接着说道:“其实我看另外几人素质也还行,算得上是好兵,不如……”
“标准不能降!”
秦明听出了曹豹的意思,直接打断了他的话。
“可如今都已经两个多月了,直到现在,咱们民壮团距离满编也才刚刚过半……”
曹豹一直有些不太理解秦明。
当初县里给了秦明召集一百个民壮的名额,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,民壮团总人数也只有五十一人,刚刚达到一半的编制而已。
倘若换做曹豹招兵,最多几天的时间,就能把这一百人全部招满,根本不需要花这么长的时间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