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旦大学,谢希德办公室。
晨光透过百叶窗,在地板上投下细密的光影。
林默推门而入时,沈书瑶正给谢希德递上一杯热茶。
“火已经灭了,但实验室全毁了。”沈书瑶声音低沉,“所有纸质资料都没抢救出来。”
林默眉头紧锁,刚要开口安慰,谢希德却轻轻抬手:“重要的实验数据,我有备份。”
她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钥匙,指了指墙角的老式保险柜:“每周我都会把核心数据锁在这里。”
林默长舒一口气,悬着的心终于放下。
“什么人会来烧实验室?”沈书瑶咬着嘴唇,“难道是冲着‘908工程’来的?”
谢希德摇头:“项目代号是保密的,外界根本不知道。”
林默沉思片刻,忽然抬眼:“谢校长答应加入我们的事,除了周维明,还有谁知道?”
办公室骤然安静。
沈书瑶瞳孔微缩:“你是说……周维明?”
“时间太巧了。”林默声音冷静,“您刚同意合作,当晚实验室就被烧,而且,纵火的人明显是冲着文件来的,否则没必要冒险潜入。”
谢希德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,眼神逐渐锐利:“小周跟了我三年,平时做事很踏实……”
“老师!”沈书瑶急道,“他昨天对林默的态度您也看到了!我们要不报警算了?”
林默摇头:“现在报警没用,我们没证据。
“908工程到底是什么?”林默直接问道。
谢希德沉默片刻,终于开口:“是我国自主研制的2微米晶圆生产技术。”
林默呼吸一滞,1985年,国际上最先进的制程才刚突破2微米!
“谢校长,您这是要弯道超车啊……”他由衷敬佩。
但很快,他冷静下来:“如果技术已经泄露,我们必须立刻调整计划。”
他压低声音,快速部署……
谢希德听完,缓缓点头:“就按你说的办。”
沈书瑶忽然问道:“那周维明呢?就这么放过他?”
林默笑了笑,眼底却一片冰冷:
“放心,他会自己跳出来的。”
窗外,一只麻雀落在枝头,倏忽又飞向乌云密布的天空。
和平饭店,顶层套房。
夜色已深,黄浦江的灯火倒映在落地窗上,宛如流动的星河。
林默松了松领带,拿起床头的大哥大,拨通了粤港的号码。
电话那头,何时晚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:
“林总,日元还在疯涨!您账户的浮盈已经突破5亿美元!”
林默神色平静,仿佛这只是一串无关紧要的数字:“预计年底能到多少?”
“按现在的趋势——”何时晚快速敲击计算器,“到农历新年,至少20亿美金!”
她顿了顿,忍不住感叹:“您真是天才!华尔街那帮人都没料到日元会升值这么快!”
林默轻笑一声:“运气好罢了。”
“运气?”何时晚失笑,“您可是在广场协议签订前三个月就重仓日元。这要是运气,那巴菲特都可以退休了!”
林默没有接话,只是淡淡道:“明天平仓1亿美金,转到我银行私人的账户。”
“没问题,两天内到账。”何时晚犹豫了一下,“不过……现在行情正好,不再等等?”
“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”林默望向窗外,“半导体工厂要烧钱的地方还多着呢。”
挂断电话,他走到书桌前,翻开笔记本,写下两行字:
1、日元套现→浦东地块收购
2、908工程→光刻机逆向研发
3、无线电十四厂、元件五厂→智造
钢笔在纸上微微一顿,又补上一行:
“上海光学仪器厂?”
魔都市政府,沈红军办公室。
红木办公桌上,茶杯里的热气袅袅升起,沈红军正低头批阅文件,听到敲门声,头也不抬道:“进来。”
林默推门而入,西装笔挺,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公文包。
“沈市长。”他微微颔首。
沈红军抬头,严肃的脸上罕见地露出一丝笑意:“小林啊,坐。”
他放下钢笔,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名单,推到林默面前:“‘金融快速反应部队’的人选已经定了,下周一报到,由你负责培训。”
林默接过名单扫了一眼,清一色央行、财政部的青年骨干,还有几个名字旁标注着“军科院”。
“没问题。”他爽快答应,随即话锋一转,“不过我今天来,是想谈另一件事。”
“哦?”沈红军端起茶杯,“什么事?”
“我准备在浦东投资半导体工厂,需要批地。”
沈红军刚喝进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:“半导体工厂?浦东?”他摇头失笑,“你小子,野心不小啊。”
林默没说话,只是从容地打开公文包,取出一张支票,轻轻放在桌上。
沈红军瞥了一眼,瞳孔骤然收缩——
1亿美元。
“这……”他猛地站起身,支票上的汇丰银行印章刺得他眼睛发疼,“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多外汇?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